Lab2 熟悉一些系统调用,这个实验有一些小坑 😤

实验准备

运行Lab: System calls (mit.edu)上的命令

Terminal window
git fetch
git checkout syscall
make clean

即可得到该实验的实验环境了。

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跟着题目与 Hint 一步一步完成即可。

但在这之前,需要检查你有没有把官网上橙色的部分做完。

System call tracing

要求实现一个跟踪命令的系统调用,在之后或许可以使用这个系统调用来 debug(bushi。

官方的文档已经把要求说的很清楚了,接下来我们跟着 Hint 一步一步做。

  1. Makefile 中添加 $U/_trace$
  2. 运行 make qemu 会发现编译错误,这是因为 trace.c 的很多定义都不存在,我们需要去添加定义。
    1. user/user.h 中添加 int trace(int);
    2. usys.pl 中添加 entry("trace")
    3. kernel/syscall.h 中添加 #define SYS_trace 22
    4. kernel/syscall.csyscalls 映射表中添加 [SYS_trace] sys_trace,并且添加函数声明 extern uint64 sys_trace(void);
  3. kernel/proc.hproc 中添加成员变量 mask
  4. kernel/sysproc.c 中添加 sys_trace 函数的实现
  5. 修改 kernel/proc.c 中的 fork 函数
  6. 修改 kernel/syscall.c 中的 syscall 函数

当我们完成 1,2 步后,我们运行 make qemu 可以发现已经能通过编译了,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在用户层注册了系统调用 trace ,但当我们运行 trace 32 grep hello README时会发现调用失败。

因为我们没有在内核层实现 trace 的具体实现,使得用户层无法传递到内核层。

于是,我们在 kernel/sysproc.c 中添加 sys_trace

uint64
sys_trace(void) {
uint64 p;
if (argaddr(0, &p) < 0) {
return -1;
}
myproc()->mask = p;
return 0;
}

然后根据文档说明,修改 fork 函数与 syscall 函数:

// Create a new process, copying the parent.
// Sets up child kernel stack to return as if from fork() system call.
int
fork(void) {
int i, pid;
struct proc* np;
struct proc* p = myproc();
// ....
/* add */
// copy trace mask
np->mask = p->mask;
// .....
return pid;
}
// add
static char sysnames[][10] = {
"failed", // 索引从 0 开始,但宏定义是从 1 开始的
"fork", "exit", "wait", "pipe", "read",
"kill", "exec", "fstat", "chdir", "dup",
"getpid", "sbrk", "sleep", "uptime", "open",
"write", "mknod", "unlink", "link", "mkdir",
"close", "trace", "sysinfo", // 这里多添加了下一题的 "sysinfo"
};
void
syscall(void) {
int num;
struct proc* p = myproc();
num = p->trapframe->a7;
if (num > 0 && num < NELEM(syscalls) && syscalls[num]) {
p->trapframe->a0 = syscalls[num]();
// 掩码与实际相等(这里需要去看一下官网上掩码的定义)
if ((1 << num) & (p->mask)) {
printf("%d: syscall %s -> %d\n",
p->pid, sysnames[num], p->trapframe->a0);
}
}
else {
printf("%d %s: unknown sys call %d\n",
p->pid, p->name, num);
p->trapframe->a0 = -1;
}
}

Sysinfo

实现一个 sysinfo 的系统调用,测试的代码已经写好放在 sysinfotest 中。sysinfo 需要打印出可用的内存空间与当前状态不是 UNUSED 的进程数量。

跟随 Hint 一步一步完成。在用户层注册的部分与 trace 部分相同,在此略过。

我们需要在 kernel/sysproc.c 中实现 sys_sysinfo 函数,要求是需要使用 copyout 函数将 struct sysinfo 从内核层传递到用户层。函数的用法可以参照filestat() (kernel/file.c)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还需要添加一行 #include "sysinfo.h"struct sysinfo 链接进来。

uint64
sys_sysinfo(void) {
uint64 addr;
if (argaddr(0, &addr) < 0) {
return -1;
}
struct sysinfo si;
si.freemem = freemem();
si.nproc = nproc();
if (copyout(myproc()->pagetable, addr, (char*)&si, sizeof(si)) < 0)
return -1;
return 0;
}

然后,我们在 kernel/kalloc.c 中添加 freemem() 以计算空闲空间,在 kernel/proc.c 中添加 nproc() 以计算状态不为 UNUSED 的进程数量。

函数的写法都可以参照同文件下其他函数的写法。

uint64
freemem(void) {
struct run* r;
acquire(&kmem.lock);
r = kmem.freelist;
uint64 ret = 0;
while (r) {
ret++;
r = r->next;
}
release(&kmem.lock);
return ret * PGSIZE;
}
uint64
nproc(void) {
struct proc* p;
uint64 ret = 0;
for (p = proc; p < &proc[NPROC]; p++) {
if (p->state != UNUSED)
ret++;
}
return ret;
}

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吗?

不,现在make qemu 的话,会报错,意思是 freemem()nproc() 函数都未声明。大冤种对比头文件对比了半天发现,我们除了在 sysproc.c 里添加函数外,其他新添加的函数都应该在 defs.h 里面声明(能不能再Hint里面写一下啊 😒)

添加完后,就会发现编译可以通过了。

最终成绩

做完还是记得 git add . && git commit -m "finish"

更新

做完这个实验其实还是会云里雾里的,因为完全是按照 Hint 很顺畅做下来的,没有什么思考。

我思考了一下还是把这部分放上来,防止之后出现相似的情况。

这个实验其实是想告诉你,xv6 系统乃至其他所有操作系统,究竟是怎么实现系统调用的,为什么你要修改那么多文件等等,但这些如果做完没有思考的话,这个实验等于没做。

由于我在做这个实验前已经写过关于 MINIX 关于添加 chrt 系统调用的实验了(虽然那个也是跟着文档一步一步做的),在做完这个实验后疑惑更深,于是查阅了文档,大概知道了系统调用的过程:

至于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,而不是直接调用函数。

或许认真看一遍 xv6 教材的第一章,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